3月8日,随着CCTV-2《中国美食大会》镜头的推进,东坂村党总支书记戴庆阳现场展示的“鸳鸯河鲀”制作技艺惊艳全国,从严格的宰杀流程、精准的控毒环节到精湛的烹调技艺,一道“鸳鸯河鲀”在荧幕上绽放鲜香,让观众深切领略到“不吃河鲀不知鱼味,食了河鲀百鱼无味”的独特魅力。
这道承载着“中国河鲀第一村”美誉的特色美食为何能在央视“出圈”?带着疑问,日前,记者一行走进东坂村探寻背后的产业密码。
暖春三月,在东坂村生态立体养殖基地里,养殖户如往常一样乘船绕着河鲀养殖池频繁往返,对养殖池进行全面消杀,以净化池内水质。随后,抛撒鱼饲料与杂鱼投喂河鲀,并察看它们的生长状况。
东坂村河鲀养殖户戴跃明介绍:“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源头把控。当前市场更加注重河鲀的品质,通过生态立体养殖河鲀的模式,养出的河鲀品质更好、口感更佳,同时也带动鱼虾贝增产增殖,可谓一池多产。”
东坂村三面临海、一面依山,门前滩涂广阔,咸淡水在此交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养殖河鲀。目前,东坂村的河鲀养殖面积已超1万亩,年产量1000余吨,从业人员6000余人,年产值突破2亿元。
东坂河鲀亮相央视,不仅让当地的河鲀餐馆声名大噪,也让这一特色产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位于佛昙镇东坂村的庆阳河鲀美食馆,以河鲀为主题推出的河鲀宴、河鲀饺、河鲀丸等一系列特色菜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我在央视2套财经频道看到戴师傅做‘鸳鸯河鲀’这道菜,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电视上介绍自己来自漳浦县东坂村,我通过AI搜到了这家店,特地赶过来,就是想品尝一下这家店的特色菜。”来漳旅游的江西南昌游客吴先生在庆阳河鲀美食馆品尝到河鲀美食后,连连称赞。
近年来,东坂村依托不断壮大的河鲀产业,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东坂河鲀作为特色产业,已纳入福建省渔业十大超百亿全产业链项目打造计划,不仅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东坂村还荣获农业农村部万亩生态立体养殖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如今,这条“游”上央视的“致富鱼”,正引领着新时代渔村驶向更广阔的共富新征程。
展望未来,戴庆阳表示,将借助这次东风,向上争取政策扶持,加大对河鲀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更多保障,助力河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东坂河鲀“游”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还将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垂钓体验、餐饮、民宿等项目,实现产业新突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休闲旅游服务,让老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戴庆阳说。图为东坂河鲀上央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