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了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漳浦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滢成功入选。她以茶为桥,铺展茶旅融合与党建惠农的共富画卷,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旅的“山海经”。
走进何滢负责管理的漳浦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游客正观看闽南工夫茶茶道表演,清润茶香与乡音交织。从茶园到直播间,她让一片茶叶绽放出文旅融合的万千气象。今天,就让我们循着茶韵,聆听她的故事。
清晨,漳浦天福观光茶园内已缀满露珠。何滢俯身摘下一片茶芽,轻嗅茶香:“茶是产业,更是文化密码,藏着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答案。”入职天福集团以来,她扎根乡村23年,以茶为桥梁,将品牌塑造、文化传承、党建赋能织成一张振兴网。一片茶叶,在她手中泡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醇厚滋味。
天福茶博物院内,茶具典籍镌刻千年茶史;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中,石雕群诉说闽台同源,这两处何滢主持创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当地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的最好见证。2003年以来,何滢利用天福茶博物院、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两处景区内丰富的茶文化资源,策划推出了“天福茶文化之旅”。“游客来到景区,可以换上汉服,当一日采茶少年,从采青、晒青到揉捻、烘焙,亲手完成一泡茶,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何滢说,沉浸式的体验、互动吸引了许多研学团队。每年天福茶博物院、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接待中小学生及青少年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
茶香浸润的土地上,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始终同频共振。在漳诏高速天福服务区内,数百平方米的展销专柜里陈列着茶籽油、地瓜、鱼干、杏鲍菇等漳浦农特优产品。这是天福集团党委与漳浦组织部、漳诏高速联合开展“党建福农 村企共建”的成果。2022年7月以来,天福服务区推出“专柜+专摊+专点”销售模式,帮助周边农户二次加工、销售滞销的农副产品。据统计,项目启动两年多来,累计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超1000万元。“杨阿姨攒够了养老钱,刘大姐家里盖了新房……”何滢笑着和记者数道,“乡亲们的日子甜了,乡村振兴才有滋味。”
线下惠农如火如荼,线上“云”端也悄然织就另一张网。2022年9月,在省妇联的牵头下,何滢在天福服务区积极策划了福建省巾帼电商直播带货活动,为漳州乡村的女企业家及女性新型农民提供电商平台。活动销售了100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实现总销售额116.67万元。
有了首次策划直播活动的经验,在2024年5月的“粽享茶香”直播活动中,何滢将直播现场搬进了天福石雕园的闽台民俗馆。茶叶加工流程展示、茶道表演、漳浦剪纸等节目轮番上演。活动总销售额达到2400万元,带动农特优产品销售,创下了亮眼成绩。“直播不仅可以将文旅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还能让漳州文化突破地域,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生机。”何滢表示。
在台资企业工作多年,何滢从未停止架起“连心桥”。每年她都会策划举办“花开两岸”杜鹃花茶会、曲水流觞感恩茶会、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等一系列文旅活动,让两岸青年有机会并肩品茗。何滢说:“我希望以茶为桥梁,两岸的年轻人能在活动中感受同根同源的文化。”
一片茶叶,托起了乡村的日子,也牵起了两岸的情缘。茶香氤氲间,面对乡村文旅的未来,何滢的视野投向了更远处。“当前,银发经济崛起。未来我们将把茶文化与康养产业进一步融合,打造‘闽台康养小镇’。”何滢信心满满地表示。图为何滢在茶园科普茶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