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译(七)

2021-12-01
  【原典】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1]。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2],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3],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4],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1]王朗(?—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
  [2]蜡(zhà)日:古代年终祭祀百神之日。
  [3]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以博洽著称,著有《张司空集》《博物志》。
  [4]形骸(hài):指人的形体、身体。
 【译文】
  王朗时常推崇华歆的见识、气度。华歆曾在蜡祭那天,把子孙们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做法。有人和张华说起此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因此距离华歆只会越来越远。”
  原典】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1],歆辄难之[2]。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3],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4],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5]。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1]依附:跟从。
  [2]辄:立即。难(nàn)之:以为难,使人感到为难。
  [3]疑:犹豫。
  [4]自托:把自己托付给别人。
  [5]携拯:携带救助。
  【译文】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可以搭呢?”后来敌兵追来了,王朗想抛弃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既然刚才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现在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于是就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查看全文
第D04版:国学经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