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官员有劝农的职责,即在春耕时节,去各地查看耕种情况,督促农民按时播种。
龙隐岩中有一件摩崖石刻《劝农事》,是宋代的一篇官员劝农的文告,作者是当时的广西提点刑狱兼劝农使李师中,他以仁德宽厚的为官之道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每因读刑禁旬状,见人民多因小事争斗,致有杀伤,虽骨肉至亲,不相容忍,此深可哀悯。”李师中在这篇文告中首先提及,他在平时阅读民事纠纷的案卷时,常常发现当地百姓因为一些琐细之事而发生争斗,致使有百姓被打伤甚或被打死,有时甚至是一家人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对簿公堂。他对此感到十分痛心。
那么,是不是百姓刁顽不化所致呢?他认为不是这样。他在碑文中这样写道:“盖劝农亲民官不本教化所致。”他把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于地方官不注重对百姓进行教化。正因此,李师中发布了这则文告,要求官员“晓谕乡老”在民间进行劝导。乡老是乡里有地位有威望的老者,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古代官府赋予他们调解纠纷、宣导教化等职责。
至于劝导的内容,文告中也写得很清楚,“勤于田农,孝养父母,内外和顺,不相欺凌”。他认为“民无交争则无横死”,没有因小利而出现的争夺,百姓就得以保全性命,得以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自然和顺美满。有些官吏认为广西地处蛮荒之地、百姓刁顽好斗不可“教诲”,李师中对此提出了批评,肯定当地百姓是通情达理的,绝不能轻视之。
李师中的这篇文告,反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重农”的思想与“民为贵”的思想,贯穿了儒家的安民、仁爱的理想。李师中之所以重视教化,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减少纠纷、保全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
值得重视的是,这篇文告不仅劝农而且也劝官。他认识到百姓之间的矛盾,不仅是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是地方官工作方法的问题。更可贵的是,这篇文告蕴含了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论地域、不论生活方式,百姓都是可以通过接受教化而改变的。
石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历经千年,栉风沐雨,以其坚硬、不朽的特质,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连接悠久的历史记忆,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鸿沟,感受到古人对高洁的向往。千百年来,古代文人墨客挥毫书丹不止,斧凿刀刻不息,把无言无语的桂林龙隐洞、龙隐岩“写”成了一部天地山水间的“编年体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