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头刘姓民众(含杜浔镇北坂村和古雷镇西林村),为祀念陈元光父子及其将佐戍闽平乱,开创漳邦的丰功伟绩,祈祷王公及众神护族庇民,于明朝中叶在杜浔港,涵头港与云霄漳江流域交汇海域边上,即在涵头汕尾社前,共建开漳圣王庙一座,俗称汕尾庙。庙宇面向大海,坐东南朝西北,与巍峨梁峰遥遥相望。
王公庙始建至今已越400年,历代均有修缮。辛酉年(1981年)适逢盛世,庙内各尊神像依原样重新雕刻,开光点眼。乙酉年(2005年)按原址重建庙宇。庙宇为抬梁木构架、石木结构建筑,悬山顶,燕尾脊,屋脊粘贴龙凤剪瓷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庙尾由王公庙,佛祖庙,天井庑廊,管理房,石板铺设庙埕,石筑固定戏台和护庙林带组成,占地总面积为16500平方米,庙宇建筑面积深14米,宽18.7米,计为271平方米。庙内有刘少政于清朝嘉庆戊辰年(1808年)敬刊的横匾和柱联一副,横匾字“威镇漳南”,柱联书:
梁岳护灵神将军大臣齐栱立,
涵流钟王气玉女仙人并朝宗。
庙外大门上,悬挂刘高坦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孟秋(1748年)敬书的横匾和楹联一副,横匾书“江南重镇”,楹联字:
开七邑元勋千秋至圣,
漳五岳永载万古朝王。
联对首尾嵌入“开漳圣王”四字,独具匠心,意义深邃。
庙内正殿敬祀开漳圣王陈元光,柔懿夫人陈怀玉,俗称夫人妈。正殿前两侧奉礼辅胜将军李伯瑶,辅顺将军马仁,信众尊称马王公。左侧偏殿配祀广平王吴汉(宛人,字子颜,年轻时贩马为业,更始帝间任安乐县令,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后归光武帝刘秀为偏将,伐蜀八战八捷,为东汉王朝立下大功,官至大司马,封广平侯)。左侧前配祀管海神明竖南王。王公庙左侧连接祖庙,敬祀观音佛祖,庙内有一副对联,字为:修持三宝界,万法可归真。
涵头刘姓各村社祀拜王公活动,与全县各地大致相同,举行春秋二祀,春祀称“王公生”,秋祀称“谢居安”。春祀在农历正月、二月,秋祀在农历九月、十月。秋祀大多村社较为简约,春祀就非常隆重。各社从正月至二月,按固定日期轮流做“王公生”,是一年中最热闹、花费最多的节日。
每逢“王公生”,举行扛各尊神像游社巡安,各尊神像都坐木雕尪轿,身穿刺绣不同颜色官服,头载冠帽,各尊神像由前后四人扛着走,所以“王公生”村民也简称为“扛尪”。王公入社前要放三响火药铳,叫“三次连”,一听铳响,各家各户就在“尪路”两边备好稻草堆,拿着用蔗粕扎成火把依序点旺稻草堆,敬迎神明巡安。王公及众神明巡安后,大多停在祠堂里,先由头家供上全猪、各项祭品,代表全社男女老幼敬拜王公及众神明,然后由各家各户摆上各项牲礼祀拜神明,祈求合家平安,五谷丰登。第二天傍晚再扛各尊神明游社巡安,敲锣打鼓,各家各户同样点旺火堆,放鞭炮,送神明出社入庙。
每年“王公生”期间,大多有请剧团演戏,一般要演二个晚上,年景好时连演三到五个晚上也有。有时在白天下午加演戏文,称“贺寿”,戏班演员要走下戏台,向王公及众神明朝拜,演日戏按约定增加戏金酬谢。每年“扛尫”演戏,民众都会不吝所蓄,备办丰盛食品,宴请亲威朋友。
重建后的涵头开漳圣王庙,金碧辉煌,古朴大方,水泥路直通各村社,小车、摩托车往来便捷。庙宇两侧各有一株在王公及众神明“开光点眼”时从“花枝”水中莳上的小小短树枝,如今竟长成高大、青秀、枝繁叶茂大榕树,树冠下可容几十人纳凉,使王公庙蔚为大观。族人个个称奇,信众热议这是王公“有应”,灵性显赫,护树成长,造福黎民,因此王公庙香火更为鼎盛。信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造宅移居,养殖置业,求签问事,许愿答谢,长年络绎不绝。
涵头开漳圣王庙,绿树环抱,放眼远眺,碧海青天,梁峰巍峨,景象万千,令人流连忘返,也是一处难得游览胜地。